追梦路上丨施文进:为物流插上“智慧的翅膀”
系统136 次
【编者按】他们,脚踏实地,勇敢担当;他们,心怀梦想,赢得荣光;他们,砥砺前行,奔向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不同行业无数的奋斗者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奋进。
2022年10月14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推出融媒体报道《追梦路上》,邀请一位位追梦人生动讲述他们在科技兴国、脱贫攻坚、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方面担当作为、创新实践的亲身经历,展现神州大地各行各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
本期报道,让我们跟随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文进,一同走近“智慧物流”,听一听惠龙易通抓住“互联网+”机遇,开创“无车无船、网络货运”新平台的故事。
步入惠龙易通办公大楼一层信息数据中心,数字物流的滚滚热浪扑面而来。几十名呼叫员目不斜视密切关注着订单的动态,墙面上巨大的电子屏滚动显示着全国各地的即时交易信息。透过屏幕上显示的物流全息地图,全国12万单运输交易精准匹配、实时掌握。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惠龙易通物流公司考察时,称赞企业的创业创新精神,希望他们继续努力,不断寻找新的商机和发展新的商业模式。
牢记总书记嘱托,惠龙易通建设国内生产资料领域智慧物流电商平台,为传统物流行业转型升级闯出一条新路。
施文进(右)接受《追梦路上》记者采访 (央广网发 张大战 摄)
“互联网+”物流
“车找货,货等车”,这是过去物流行业信息不对称、配载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的普遍情况。一个偶然的机会,施文进发现,很多从事货物运输的车船经常空驶,造成能源和运力的巨大浪费,这是物流行业必须要破解的“痛点”。他想到,要把这些处于无序散乱状态的车船重新组织起来。于是,在施文进的脑海里勾勒出一个无车无船承运的网络货运平台模式:“天地融合一张网,全程运输一单制,行遍天下一张卡,信息交互一朵云。”
施文进描述的这种“无车无船、网络货运”是数字技术主导下的物流新模式。2013年,施文进创建惠龙易通,抓住“互联网+”机遇,寻找转型升级窗口,积极探索网络货运新模式,给大货车装上“智慧的翅膀”。当时他定下的目标就是打造互联网、物流网、车联网为一体的新一代数字物流平台。
没有一辆车,没有一艘船,怎么搞物流?答案是,向“互联网+”要生产力!
2014年11月27日,惠龙易通多式联运智能物流电商平台成功上线。施文进首创的无车无船网络货运,实现了“天地融合一张网”对接运输业务各个环节的供需两端,让货主与车主、船主在线实现自主配对;一张“天网”同时牵上了银行、保险机构的“手”,让货运双方都得到保障;一张“地网”为线下业务过程保驾护航;一张“惠龙卡”凝结各项业务流程,让每个节点都实现便捷化操作。
惠龙易通搭建全国性平台,把货主、车主、船主整合进来,用一个手机APP,就能让等车的货、找货的车随时发布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离得最近的彼此。至于运费支付、事故理赔等,统一交给平台处理。2016年8月,交通运输部参照惠龙易通无车承运人模式,在全国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到惠龙易通考察时,这样一个全新模式的智能物流电商平台上线仅仅16天、刚刚拥有1万多会员。现在,会员数量已经超过330万,自主研发、运营的“惠龙e通卫星定位监控平台”,即“惠龙北斗平台”,也陆续在国内多个省区市完成备案准入。
惠龙易通卫星定位监控平台(央广网发 张大战 摄)
在惠龙易通全国调度呼叫中心的大屏前,施文进向记者介绍,“这个调度呼叫中心面向全国,所有的运输业务,从接单到装车、运输、在途、卸货,包括纠纷矛盾的受理等,一切在线上都能看见,并且交易系统里所有的信息都是经过认证的”。施文进说,在调度中心还可以实现运输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在车船运输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这辆车、这艘船的轨迹,什么时间出发,从起点到终点,全过程都记录在这里。所以可以迅速开具运输发票等,因为运输业务的真实性是没有问题的”。
开放学习 自主创新
现在回忆起来,平台的创办可谓一波三折。当时摆在施文进面前的都是现实难题:无车无船,如何开展运输业务?业界首创,这样的物流模式能不能行得通?资金从哪里来?技术壁垒怎么突破?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施文进没有犹豫。
“我感觉智慧物流这事有意义。如果能把它做起来,值!十多年前,大家对数字化、网络货运等还比较陌生,很多人听了云里雾里,都怕这个东西会不会是假的,能不能实现?所以那时候会面临很多的质疑和非议。”
物流大数据事关信息安全,平台的自主知识产权至关重要。在一路克服艰难险阻的过程中,软件系统的研发尤为不易。为追求技术领先,施文进在全球范围延揽高端人才,积极引入“外脑”提升创新能力,“我专程到美国,从休斯敦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包括华尔街、硅谷,邀请了1位院士、5位博士,动员他们回国一起来跟我做这个事”。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惠龙易通的时候,在现场欢迎的人群中,一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算法、人工智能研究的麦克教授握着总书记的手说,能够到中国来工作感到很高兴。这些年,麦克教授除了为惠龙继续提供研发支持,还身体力行推动中美两国科学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施文进说,“我们深入一线调研,撰写出百万字的项目需求报告,以第一发明人取得了34项发明专利,先后获得2个部级科学进步一等奖。2019年,我以第一提报人、团队以第一提报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提名”。
在施文进初入物流行业时,正值长江流域加快开发开放,大干快上、粗放发展的时候。而今,从大开发到大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地的共识。随着港口扬尘管控成为大气治污“新战场”,施文进面临着一个新问题。
在港口装卸砂石,粉尘飘落在江水中,容易造成水体污染;作业车船消耗燃油,废气飘散开来,又会污染空气。几经思索,施文进决定把位于长江主航道镇江段的惠龙港打造成一个低碳绿色港口示范项目。
“港口技改完成后,砂石等散货从大船通过封闭皮带廊道装小船,仓库经过技改变成了加工车间,如果需要加工也是通过皮带廊道从大船卸到室内仓储基地里,在里面就地加工,加工好了以后上皮带廊道,通过港池小船再转运到沿京杭大运河和周边需要用砂的地方,粉尘的污染就彻底解决了。把过去的汽车运输全部改成用电的皮带廊道输送,用电怎么办?在所有能用得上的房顶,我们做了20兆瓦的光伏发电站,每年发电2000万度,用于这些加工和皮带廊道的用电。”
现在的惠龙港,2021年建成的自带喷淋的装卸一体设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显眼。企业投资2亿多元更新了项目工艺,曾经的“传统码头”摇身变成了“示范码头”。
“惠天下,通四方”
业务几何级数的增长,无车无船承运模式的扩展,得益于创新引领、拥抱变革的发展战略。施文进坦言,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企业发展如何,关键看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创新,企业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施文进(左)向记者介绍惠龙港运行情况(央广网发 张大战 摄)
如今,在惠龙易通的物流平台,安装智能北斗终端的车辆已经超过20万辆。按照系统设计,最多可以同时监控1000万辆车。施文进告诉记者,随着越来越多车船安装北斗监测系统,智能运输可视化将大大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让车、船主增加接单量,进而增加收入。
“多接单多挣钱的实现方式很简单,因为车辆的位置信息在增加,系统就可以精准地把待运货物信息的订单推给会员司机。另外,如果司机要装货卸货,根据你现在的速度和到达的时间,系统可以提前在线通知货方,预约装卸货,节省了排队时间。这就是智能调度。”
更重要的是,智能终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危险行为识别和人脸身份识别等技术,建立驾驶员安全驾驶运营档案,结合风险识别与管控模型,大幅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做到事前可预防、事中可管制、事后可追溯。
一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惠龙易通充分发挥平台积累的技术优势,研发出“智能监控防疫保畅系统”,为全国20多万辆货车提供保障通行服务。这套系统根据每日发布的疫情数据,对北斗全息地图进行实时更新。货车司机按照电子围栏规划的线路行驶,能够避开风险地区,即使不慎误入,平台也会及时报警提示。截至目前,惠龙取得各种软件著作权、商标及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323项。
作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施文进把“永远做一名好兵”作为对自己的要求。他通过遍及全国的物流网络,在各地组建以退役军人司机为主体的应急物流车队,充分发扬老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展现新时代老兵的担当。
在施文进心中,为全国更多的货运人带来方便和实惠,真正做到“惠天下,通四方”是他未来要继续追逐的梦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因为曾经是一名军人,所以习惯了始终都在冲锋。在创新的过程当中,每取得一点点进步,每前进突破一步,都有获得感、幸福感。”
采制:羚瑞、慧娟、王莹、徐鑫
评论 | 0 条评论
登录之后才可留言,前往登录